只有創新,才能走出一條新路
世界在變化,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思想觀念落後,思維方式陳舊,是不可能趕上飛速前進的時代列車的。恩格斯說過,人類思維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而創新思維是其中最璀璨的一枝。在1992年那篇著名的“南巡講話”中,鄧小平同志指出:“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時代呼喚我們黨員幹部創新,而創新需要有一種銳意進取、知難而進、百折不撓的勇氣和韌勁。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什麼是創新?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爲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爲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爲。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
創新包括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創新。理論創新是前提,是關鍵。其他一切創新都是在理論創新的指導和推動下進行的。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創新。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論創新。理論的創新總是和實踐的發展緊密相連。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只有100多年;而在一個經濟社會基礎薄弱、脫胎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僅僅幾十年的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建設與發展社會主義,更是人類歷史上的嶄新課題。在深刻總結我國改革開放前艱辛探索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鄧小平同志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成功開創和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沿着這條道路,我們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改變了僵化的舊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改變了封閉的純內向型經濟模式,積極地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從工業化的起步發展到目前已進入工業化中後期階段;從1978年人均GDP300多美元躍升到2011年超過5400美元,躍居世界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實現了從解決溫飽到實現總體小康並朝着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會轉變。同時,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已成爲居世界經濟總量第二位並佔有超過世界GDP份額10%的國家,“中國因素”對世界經濟增長愈益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總結了國內外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經驗,在改革開放實踐中開創的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和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成功道路。
共產黨員要敢於創新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使我們國家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世界上一些國家把科技創新作爲基本戰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形成日益強大的競爭優勢,從而保持在國際社會中強大的競爭力。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對我們來說既是一項光榮的使命,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的創新能力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自主創新的政策環境亟待完善,激勵創新的體制機制還存在不少弊端,創新政策的槓桿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科技投入強度和結構難以適應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要求。產業技術基礎相對薄弱,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尚未充分體現,我們很多產業都面臨大而不強的問題,增長後勁乏力。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創新主體地位不突出,集中表現在創新資源投入能力不強、高層次創新人才匱乏、自主
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缺乏、創新資源的整合和系統集成能力較弱、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能力不足等。
建設創新型國家,要求加強創新型政黨建設。十八大提出要“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確保黨始終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現成的模式可循,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推進,必然是改革創新的事業,也必然要求加強創新型政黨建設以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要求。建設創新型執政黨,實現政治領導方式、思想領導方式和組織領導方式的創新,大力推進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使我們黨始終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的領導核心,可以爲建設創新型的國家可以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加強創新型政黨建設,必須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爲指導,善於用改革的辦法破解黨的建設中的難題,善於用創新的思路尋求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途徑,努力做到在理論上不斷有新發展、在實踐上不斷有新創造、制度上不斷有新完善,使各級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進一步加強。
加強創新型政黨建設,建設創新型國家,離不開廣大共產黨員。我們每一個黨員,對於建設創新型國家都負有重要使命,需要從我們身邊的事情做起,從我們每一個具體崗位做起。需要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樹立強烈的創新意識,始終保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狀態,培育崗位工作所需要的先進理念,掌握崗位工作所需要的業務技能,提高崗位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使我們的各項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使我們的事業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與活力。廣大共產黨員都要牢記第一身份,堅守第一職責,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始終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使黨的執政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黨的執政使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