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改革決心,衝破利益藩籬
改革,就是利益的調整。如果說改革開放之初普惠式的改革讓所有人受益,如今的改革則需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黨的十八大以來,不論是中央領導同志的公開表態,還是陸續推出的改革措施,都讓人們看到了中央堅定不移推進改革、攻堅克難的決心。“老虎”“蒼蠅”一起打的雷霆出擊、“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的鏗鏘有力、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豐碩成績,正是最大範圍凝聚改革力量之舉。
利益固化,是改革的阻力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繼續推進改革與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啓動的改革有着很大的不同。30多年前的改革是在我國國民經濟幾乎到了崩潰邊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極度困難情況下啓動的。改革作爲一個新鮮事物,作爲能夠改變國家落後面貌和百姓生活困難狀況的戰略決策,在百姓中具有廣泛的共識和基礎,很容易凝聚全體人民改革的熱情和動力,推進改革的阻力較小,觸及的個人、集團、既得利益較少。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各項事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上一輪改革開放的紅利已經消耗殆盡,經濟運行中一系列深層次矛盾也暴露出來,這些深層次矛盾已經成爲社會經濟繼續前行發展的羈絆和阻力。解決和克服這些矛盾還要依靠改革、依靠發展,啓動新一輪改革已經顯得越來越迫切。
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指出,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既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這表明我們黨將堅定不移地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將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就是要打破各種利益集團對社會資源的壟斷。
“利益固化”首先表現在“國家利益部門化,部門利益法律化、個人化、公司化”。一些重要的、急需制定的法律起草不出來,還有一些法律在提請審議後分歧很大,一個重要原因是部門與部門之間爭審批權、許可權、處罰權,
實質是爭本部門的利益。如果法律不再以公共決策方式來確立,而僅是來自於少數部門、組織甚至於個人,那麼這樣的法律制度往往可能成爲既得利益集團把其利益制度化的工具。一些政府官員不僅支配國有資產的絕大部分實質性資源,而且主宰了制度安排的制度性資源,權力成了獲利的工具。當前,這種利益固化的趨勢已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如中央與地方之間、城鄉之間、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不同社會羣體之間等等。利益固化不僅阻礙資源要素的正常流動和優化配置,抑制經濟發展和社會創造的活力,而且會侵蝕社會成員向上流動的空間和機會。如果處理不好,就可能使改革受到掣肘,從而侵蝕改革開放的成果,削弱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動力。特別是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疊加的階段,加上世界經濟還處於深度調整之中,使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更趨複雜,要釋放“改革紅利”,必須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進一步激發和凝聚社會創造力。作爲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利益固化本身也是改革不到位的表現和產物,只能通過深化改革來解決。
“衝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很顯然可能觸動到某些黨員幹部的既得利益,會發生“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的情況。要從他們到手的“蛋糕”中切下一塊,該怎麼辦?只有迎難而上!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更應該下決心作出難能可貴的選擇,表現出羣衆利益第一、堅決服從大局、以實際行動支持改革的先進性自覺性。
深化改革,共產黨員要先行
衝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要求我們廣大共產黨員在大是大非面前時刻跟黨和人民站在一起。全面推進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依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依靠全體人民,依靠全體共產黨員。共產黨員的身份和職責決定了在大是大非面前要跟黨和人民站在一起,以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之心,做深化改革的主力軍。
衝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要求我們共產黨員在利益面前有崇高的覺悟。在市場經濟條件
下,利益是對每個人的考驗。要衝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廣大共產黨員要經得住利益的考驗,不沉湎於享受,主動地從思想上行動上支持改革。
衝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要求我們廣大共產黨員有敢於向頑固勢力開火的勇氣和信心。全面推進改革的偉大進程中,廣大共產黨員是參與者,主力軍。利益固化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阻力和障礙,我們廣大共產黨員必須不畏險阻、不怕犧牲、敢於擔當,在衝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中做出果敢而又明確的選擇。
追求利益,是所有人都會有的慾望。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古人早就認識到,公重私輕,整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在這種優秀文化傳統滋養下,始終把國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可以捨棄自己的一切,成了中華民族最崇尚的價值觀。衝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需要我們廣大共產黨員做出鮮明而響亮的回答。不可否認的是,改革開放以來,一些黨員幹部成了既得利益的享受者。對利益固化問題能否正確對待,是改革新時期擺在共產黨員面前一個嚴肅的課題。牢記共產黨員的第一身份和職責,就要求廣大共產黨員做出正確的選擇,要敢於從自身做起,向既得利益開刀,做深化改革的先行軍和助力者,不能成爲深化改革的絆腳石。
毛澤東曾經在其著名的《新民主主義論》中講到:“共產黨是爲民族、爲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它應該受人民的監督,而決不應該違揹人民的意旨。它的黨員應該站在民衆之中,而決不應該站在民衆之上。”黨除了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正是因爲堅持了這一條,90多年來我們黨始終得到了廣大人民羣衆的衷心擁護和支持。在黨的隊伍裡,從來不乏爲了人民整體利益犧牲個人利益乃至獻出生命的光輝榜樣。今天,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仍然是我們黨唯一的、根本的宗旨,繼續深化改革,衝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需要我們的黨員幹部從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高度,從爲全體人民謀福利的高度,鼓足改革勇氣,堅定改革決心,全面貫徹落實好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各項任務部署,做改革的行動派、馬前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