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明確了基本的價值內涵和道德理想,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在中華文化語境中,“德”是涵蓋了誠信、仁義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範疇,是中國倫理的核心概念。
WWW Tтkā n ¢o
“重莫如國,棟莫如德。”對於黨員幹部來說,要成爲國家棟梁,沒有比崇高德行更重要的了。習近平同志曾引用古語,強調爲官者“不患無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由此可見領導幹部“德”的 重要。
◇ 以焦裕祿形象爲主題的紀念郵票
黨員幹部之“德”,看似無形實則有形。因爲人民羣衆能夠實實在在感受到、體會到,最終會形成“口碑”。我們黨的一些優秀領導幹部,如焦裕祿、楊善洲、沈浩等之所以被人民銘記,就是因爲他們身上充滿了道德魅力,是爲官爲人楷模和典範。
沒有人生來就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黨員幹部的黨性修養、思想覺悟、道德水平不會隨着黨齡增長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着職務升遷而自然提高。黨員幹部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勤修爲官爲人之德,把修德作爲終生必修課,才能不斷提高思
想境界、形成高尚情操,以人格魅力取得事業成就、贏得羣衆擁護和支持。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指出,要注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個人都能感知它、領悟它,內化爲精神追求,外化爲實際行動,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是對黨員領導幹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要求。每一位黨員幹部都應從這三個方面入手,在“德”上做好表率、作出示範。
明大德,鑄牢理想信念。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強的黨性,是黨員幹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現在有人形容一些幹部是“看風使舵沒立場,前呼後擁講排場,急難險重面前怯場,一遇問題馬上退場,蠅營狗苟於名利場”“一捧就笑、一給就要、一批就跳、一查就倒”……究其根本原因,就是這些人在“大德”上失守,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正如習近平同志一再強調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領導幹部要時刻補充精神之“鈣”,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創新理論,使之成爲崇德修身和開展各項工作的行動指南,成爲堅定理想的“主心骨”、牢固信念的“
壓艙石”,真正做到虔誠而執着、至信而深厚。
守公德,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所在。黨員幹部是人民公僕,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基本公德要求。因此,各級黨員幹部應切實解決好“爲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問題,恪守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理念,把握人民羣衆需求、尊重人民羣衆意見、拓寬人民羣衆參與渠道,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莊嚴承諾。
嚴私德,錘鍊意志品質。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黨員幹部要老老實實、堂堂正正、坦坦蕩蕩、清清白白做人做官。黨員幹部一定要慎始慎終、慎獨慎微,潔身自好、廉潔自律,修好“私德”。修好“私德”不可能一勞永逸,貴在一以貫之、持之以恆。黨員幹部一定要牢記“堤潰蟻穴,氣泄鍼芒”的古訓,懂得小事不慎、小節不拘,久而久之就有積“小虧”爲“大患”的風險,從而始終堅持慎獨慎微,時刻從小事微處着手,防微杜漸。總之,一定要踐行“三嚴三實”,做到意志品質堅如磐石,耐得住清貧寂寞,頂得住歪風邪氣,經得起金錢美色誘惑,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