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以人爲本,服務爲先——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 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意義和總體要求
◇ 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主要任務
◇ 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引領基層黨建工作
要論摘編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基層黨組織要轉變工作方式、改進工作作風,把服務作爲自覺追求和基本職責,寓領導和管理於服務之中,通過服務貼近羣衆、團結羣衆、引導羣衆、贏得羣衆。各級黨組織要充分認識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引領基層黨建工作,使服務成爲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鮮明主題,推動基層黨組織在強化服務中更好地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使黨的執政基礎深深植根於人民羣衆之中。
——《關於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 《人民日報》2014年5月29日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大任務。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以此來指導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各級都要重視基層、關心基層、支持基層,加強帶頭人隊伍建設,確保基層黨組織有資源、有能力爲羣衆服務。對廣大基層幹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關心、格外愛護,多爲他們辦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
——《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建設一支宏大高素質幹部隊伍確保黨始終成爲堅強領導核心》, 《人民日報》2013年6月30日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團結帶領羣衆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的任務的戰鬥堡壘,長期以來在推動發展、服務羣衆、凝聚人心、促進和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意義、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方法措施,爲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指明瞭方向。
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意義和總體要求
黨的十八大作出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大部署。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是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基礎工程,對於密切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要貫徹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的必然要求。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爲本、執政爲民,以服務羣衆、做羣衆工
作爲主要任務,這就要求我們黨要貫徹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只有這樣,才能將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落到實處。黨中央提出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通過強化服務解決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這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勢下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的具體體現和有力舉措,必將極大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第二,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我們黨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提出的重大歷史任務。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要落地、生根,必然要通過一個現實載體加以實現,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就是我們黨各種大政方針得以貫徹落實的現實載體。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他們既發揮着關鍵性作用,又發揮着基礎性作用。尤其是鄉村治理、社區治理以及各種社會治理等大量基礎性工作,都要通過各級各類黨員幹部的具體工作來實現。
第三,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基礎工程。學習型執政黨、服務型執政黨和創新型執政黨,三者緊密聯繫、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學習型政黨是服務型、創新型政黨的前提和基礎,服務型政黨是學習型、創新型政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創新型政黨是學習型、服務型政黨的動力源泉,三者統一於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實踐中。以服務羣衆、做羣衆工作爲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這既是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核心命題,也是對基層黨組織功能定位認識的深化和飛躍,是黨在執政方式和工作方法上的一次重大轉變。
第四,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客觀需要。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在基層,基層黨組織更是處在經受考驗、化解危機的最前沿,只有着力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加強與羣衆的直接聯繫,深化與羣衆的“魚水”感情,我們黨才能得到人民羣衆的支持和擁護,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黨長期形成的密切聯繫羣衆的優良作風和光榮傳統,緊緊依靠人民羣衆,充分調動人民羣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團結帶領人民羣衆共同奮鬥。
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以服務羣衆、做羣衆工作爲主要任務,以改革創新爲動力,以羣衆滿意爲根本標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分類指導、統籌兼顧,大力推進基層黨組織強化服務功能、改進服務作風、提高服務能力、完善服務保障,不斷增強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促進全面深化改革,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要做到“五個服務”,達到“六有”目標。
“五個服務”是指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羣衆、服務黨員。服務改革,就是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做好宣傳引導、統一思想工作,協調處理改革涉及的羣衆切身利益問題,組織動員廣大黨員和羣衆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爲推進改革貢獻力量。服務發展,就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凝聚發展力量,營造發展環境,提供發展動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服務民生,就是貫徹落實黨的惠民利民政策,爲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創造條件,爲解決羣衆上學、看病、就業、養老、住房等實際困難提供服務,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主動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服務羣衆,就是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和羣衆路線,既認真傾聽羣衆意見,維護羣衆利益,按照羣衆的需求和意願提供服務,又充分運用民主協商、耐心說服和典型示範等方法教育引導羣衆,團結帶領羣衆共同創造幸福美好生活。服務黨員,就是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從思想、工作、生活上關心黨員,尤其要幫助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和流動黨員解決實際問題,增強黨員的歸屬感、光榮感、責任感,激發黨員服務羣衆內在動力。
◇ 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要做到“五個服務”,達到“六有”目標
“六有”目標:一是有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建設服務意識強、服務作 風好、服務水平高的黨組織領導班子;二是有本領過硬的骨幹隊伍,培養帶頭服務、帶領服務、帶動服務的黨員幹部隊伍;三是有功能實用的服務場所,建設便捷服務、便利活動、便於議事的綜合陣地;四是有形式多樣的服務載體,創新貼近基層、貼近實際、貼近羣衆的工作抓手;五是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機制,形成規範化、常態化、長效化的工作制度;六是有羣衆滿意的服務業績,取得羣衆歡迎、羣衆受益、羣衆認可的實際成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