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美食家 > 遊戲美食家 > 

第四百一十四章 海蔘傳說

第四百一十四章 海蔘傳說

秦朝公元219、210年秦始皇派人全國編尋長生不老藥,漁民進貢刺海蔘爲長生不老之藥,秦始皇用後龍顏大悅,此後刺海蔘進入皇宮成爲歷朝進奉皇宮的貢品。

古代三國時期,吳國沈瑩的《臨海水土異物志》中對海蔘有一段形象的描寫,“土肉(海蔘的一種)黑,帶金刺臂大,長五寸,中有腹,無口目,有三十足,炙食。”

從元朝開始,海蔘逐漸見於史家記載,如元人賈銘《飲食須知》卷六有云:“海蔘味甘鹹,性寒滑,患泄瀉痢下者勿食。”

南宋時期,溫州出產的海蔘(光參)稱爲沙噀,到食界高度稱讚,並且傳入都城臨安,成爲京師首肯的宮廷珍品。但人們發現刺蔘後,很快就用刺蔘取代光參而當作海產珍品。

……

明清時代已十分盛行將海蔘列爲宴席之上品。社會上吃海蔘的人相當普通,故海蔘入饌日增多,並不乏海蔘名菜出入宴席。

如“竹影海蔘”明朝時海蔘進入皇家宮廷的御膳,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是位喜食海蔘的人。海蔘得到了美食家的廣泛重視,一躍成爲海珍名品。姚可成《食物本草》卷一一這樣記載:“海蔘,生東南海中,其形如蠶,色黑。一種長五六寸者,表裹俱潔,味極鮮美,功擅補益,餚品中之最珍貴者也。一種長二三寸者,剖開腹內多沙,雖刮剔難盡,味亦差。”

《明宮史》火集記載:明朝帝王常以海蔘、腹魚和魚翅爲三大名饌,稱爲“三事”,每逢正餐,“恆喜用焉”。

吳偉業在明朝末年還專門寫下《海蔘》一詩,予以頌詠。其詩云:“預使醈湯洗,遲才人鼎襠。禁猶寬北海,饌可佐南烹。莫辨蟲魚族,休疑草木名。但將滋味補,勿藥養餘生。”

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記載,大體意思是:遼東產的海蔘,體色黑褐,肉糯多刺,稱爲遼參或刺蔘,不僅其品質最佳,而藥性甘溫無毒,有補腎滋陰、生脈血、治下痢及潰瘍等功效。因其藥性溫補,足敵人蔘,故名海蔘。

……

到清朝時,海蔘成爲各類筵席的首位名菜,無論宴會大小,總要擺上海蔘烹製的菜餚,而且總要放在頭一道。破額山人在《夜航船》卷八說:“平陽金玉、符楊荔香及隴西昆季並予五人,觀荷小飲于衡山別業之四宜軒,第一品芥辣拌海蔘……。”

《庸閒齋筆記》卷一一也說:“今之海菜,則海蔘也、魚翅也,……何古今食品之殊若此”當時,人們俗以“參打頭”也形容筵席的進饌款式。海蔘總是先於諸菜而上席,以示此宴之華重。後來又出現了所謂的“海蔘席”,

《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述長沙宴會:“道光四五年間,改用海蔘席;**年間,加四小碗、果菜十二盤。”在清人上三席中,雖然海蔘席最爲普通,但使用次數卻最多。清朝海蔘的入菜,到了清朝時才逐步興盛起來。

乾隆南巡到了南京,兩廣總督安排了豐盛的宴席。而乾隆對宮中常見的美食熊掌等眉頭不展。老廚師見狀,臨時做了一碗大雜燴,有海蔘、乾貝、魚片、海米、蝦仁、火腿、玉蘭、筍丁,用雞湯配製。乾隆是文化人,他從這盆沒有名分的湯中,居然品出滿漢交融的喜悅,連連稱奇,當時御賜這盆湯爲全家福。

……

海蔘一般均爲乾製加工品,烹飪前必須發制。丁宜曾在《農圃便覽》中講到:“制海參,先用水泡透,磨去粗皮,洗淨剖開,去腸切條,鹽水煮透,再加濃肉湯,盛碗內,隔水頓極透,聽用。”發制海參,通常需要一段時間,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說,海蔘堅硬難爛,“大凡明日請客,須先一日煨之,方能融洽柔膩。”經過發制的海蔘,體態膨脹,吸水量充足,肉質鬆軟,可以用於各種烹飪菜餚。

清代人創造出許多烹調海蔘的方法,燒炒煮拌,樣樣可口。如朱彝遵《食憲鴻秘》卷下記載:“海蔘,浸軟,煮熟,切片。人醃菜、筍片、豬油炒用佳。”“或煮爛,芥辣拌用亦妙。”“海蔘爛煮固佳,糟食亦妙。’,《清稗類鈔·飲食類》列舉了多種海蔘菜餚,如松茸海蔘湯和煨海蔘:“海蔘須檢小而刺者,先去沙泥,用肉湯煨三次,然後以雞、肉兩汁紅煨之,使極爛。輔佐物則用香蕈、木耳,以其色黑相似也。”記載炒海蔘絲:“炒海蔘絲者,以雞、筍、蕈絲炒煨之也。”記載拌海蔘絲:“夏日食海蔘,須切成絲,以雞絲、芥末冷拌之。”又記載海蔘羹:“切海蔘,使成碎丁,以筍、蕈入雞湯,作羹。”佚名撰《調鼎集》卷六更是用大段文字記述了“海蔘襯菜”的各樣品目及有關烹飪方法,雲:“蝴蝶海蔘:將大海蔘披薄,或襯甲魚裙邊,穿肥火腿條。鱘魚頭上皮並肚內,燒對開大海蔘。冠油塊燒海蔘。炸蝦圓襯海蔘。

炒海蔘絲加火腿。爛海蔘襯小魚元或小蝦元。脊筋、蹄筋、陳糟炯海蔘,燒亦可。蚌鰍絲炯海蔘絲。海蔘球內嵌火腿、雞皮、筍,紅白爆皆可。或用松仁、蝦仁瓤海蔘粥,用鮮汁煨成糊。海蔘用蛋清、網油包成假鰻魚式,其味勝真。海蔘發透,切丁五分段,煨爛制盤,假充鰻魚。海蔘末恨爛作羹。海蔘切三分段,加火腿丁,雞汁煨爛還白對拼。海蔘條配冠油燒。海蔘襯蹄尖、筋、管、脊、筍燒。拌魚頭去骨撕碎,襯塊海蔘燒成爛;鱘魚、鮰魚同。整海蔘:鴨舌、火腿、筍熄炒海蔘。豬舌根燒海蔘。瓤海蔘:蝦絨火腿或片,再卷網油,外再裹網油。野雞海蔘羹;襯火腿、豬胰作羹。班魚肝燒海蔘,燜亦可。豬腦打蛋黃油炸,燒海蔘。又:雞肝、豬脊燒海蔘。木耳煨海蔘,極爛爲度。”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