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明影侯 > 大明影侯 > 

第0461章 夾着尾巴逃跑了

第0461章 夾着尾巴逃跑了

朝廷的大軍不斷的在收復失地,那些隨軍的,文官也被安排到了臨時接替縣官。

在那裡辦起的公務,不管他們的官職如何,現在他們想到的最大的主意就是穩定下來,等待朝廷的下一步安排。

在這個時候他們才發現皇帝的深意。

居然這麼早就想到了他們可以回來,甚至是能起到作用。

在前線,沒有那麼單純的想法。

他們大部分人都是官場上的老油條,一下子就想通了,不過想通了之後背後都有一層冷汗,他們想到了那個出主意的人,方中愈,這個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爲什麼對他們的想法把握的這麼準確?

所以他們還是很害怕的。

但是現在害怕也沒有其他的辦法,老老實實的將手上的事情做好,他們,基本上都在地方上鍛鍊過,所以接手那些從叛軍手中奪回來的城市,可謂是小菜一碟。

大明朝什麼都缺,就是不缺能官幹吏,雖然他們有些保守,甚至是有些固執,但是在處理地方事務上他們還是有能力的。

“打勝仗啦,打勝仗啦,朝廷大捷,朝廷大捷。”

“駙馬爺領兵40萬圍攻燕王叛軍。”

“國公爺徐輝祖領兵15萬,由北向南夾擊,燕王判軍大敗而回。”

“燕王叛軍北上逃竄,燕王,現在不知所蹤。”

“朝廷的兵馬已經收復了,被燕王叛軍所佔領的城池,那些之前出京的官員也在接受地方事務。”

報捷的官兵沿途都在大聲呼喊,一直向百姓們宣告朝廷獲勝啦,燕王叛軍被擊潰了,甚至是大部分兵馬都被俘虜。

他們將前線的消息立馬來向四面傳播。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朝廷,打了大勝仗,燕王敗北!

甚至可能連性命都不保。

雖然百姓們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但是知道朝廷打了大勝仗,都非常的高興。

這樣的情況,在京師這邊尤爲明顯。

當消息傳遞到京師的時候,百姓們都很高興,出街歡呼,這段時間他們過的太過壓抑了!

一直擔心燕王的兵馬會不會打到京師來?

因爲之前的風聲讓他們很是緊張。

沒想到已經隔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居然有這麼大的逆轉,他們的心思更是活絡啦!

大明報和遜志報,還有相關的人員都沒有吃驚,在這個消息傳來的第一時刻,大明報和遜志報就加刊了。

消息傳到了宮裡,建文皇帝朱允文愣了!

他哭了,是的,打發走手下人之後他哭了,一個人在龍椅上,哭了。

這幾年,他的心裡一直都很煎熬,之前他還認爲燕王是亂臣賊子,現在在和中愈聊天之後,他知道,很多時候都是自己的錯誤,要不是自己的擔心,也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大明也不會陷入戰亂之中,長達三年,讓他難以接受。

他甚至想過,要是真的丟掉了大明江山,他該怎樣去面對列祖列宗,怎樣面對太祖皇帝,面對他的父皇,興宗康皇帝。

現在幸福來的太突然,這是他現在最大的感受。

沒有人發現,建文帝到底在做什麼,只知道那天他在大殿裡待了很久。

前線的追捕依然存在,那些人一直在不斷的,逃跑,抓捕,逃跑,抓捕。

對於燕王的圍追堵截一直都在做。

似乎他們的進軍速度越來越快了,燕王爺也感受到壓力,他身邊的人越來越少。

晉藩對於北平城附近的進攻也開始了。

他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把這件事情做的很好,朝廷這邊有什麼意見都通過了,他們那邊所以這邊動手之後,那邊兒也動手了。

北平城附近的抵抗,還是很強烈的,畢竟是燕王的根據地,那是他的根本,燕王世子朱高熾,對此表現的很好。

下面的軍隊還有官員一直都堅信一樣,燕王是可以打勝仗的事,可以入主京師的,所以他們一直都在反抗,不想給燕王添麻煩。

燕王失敗的消息還沒有傳回來,他們依然在積極的抵抗。

“王爺,現在咱們的兵馬收到的抵抗越來越多了,您看看。”

“沒事兒,傳令下去,繼續進攻,孤王猜想,用不了幾天,這些情況就都會改變的,所以不用擔心。”

“這。”典吏大人和長史龍大人,他們心裡有些奇怪,怎麼王爺似乎還知道一些他們不知道的事情?

爲何如此篤定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好啦,不用這樣猜測,孤王知道錦衣衛既然敢讓我們這樣做,他們自然有他們的辦法,咱們按照計劃全力進攻就行了。”

晉王朱濟熺,今天一身戎裝,這一段時間他似乎變了個人一樣。

對很多事情他都很上心了,而且似乎沒有想以前那麼紈絝。

他的表現讓他們知道,似乎晉藩的希望來了。

兩個人相視一眼。

心裡都很高興,他們等這一天已經很久啦,自從老王爺薨逝之後。

他們一直擔心,晉藩維持不下去,然後會有各種各樣的意外發生,現在也能夠這樣讓他們心裡很欣慰,至少這一切的一切讓他們感覺到了。

他們的堅持是有希望的。

因爲之前跟他們聊的,他們也都懂。

現在王爺似乎有了自己的渠道,還有一些他們不知道的東西,既然王爺願意做,那就聽着王爺的吧。

戰爭有的時候就很奇妙,命運,也許會見過着更加努力的人。

晉藩的兵馬一直在加強進攻。

在徐州往北。

那裡曾經是,燕王,打敗官軍的地方。

現在卻成了,他逃跑的地方之一。

他的身邊還跟着不少的人。

零零散散的部隊也少了不少,但是更多的都是壞消息傳來,告訴他們不斷的有人投降,有人戰死,甚至是一些偏將軍也都被朝廷活捉了。

這對他們的打擊卻確實是很大,現在他身邊的人都比較沉默,比較沉悶,他們現在想的就是保護王爺,先逃出去再說。

“王爺,現在,咱們可以說是失敗了!只要王爺迅速的趕回北平。守住北平,咱們就可以東山再起。”

“是啊,是啊王爺。咱們趕快回去,只要您回到北平。燕藩和寧藩手下的百姓照樣會支持咱們的。”

“王爺。趁夜色,咱們趕快走吧,耽誤的時間越久,對咱們越不利。末將擔心,朝廷的兵馬會很快跟上來,畢竟他們現在人比我們多。”

手下的部將,在不斷的勸他。

朱棣其實已經很累了,這幾天一直忙於逃跑。

都沒有好好的休息,手下的人也是這樣,但是,回家的慾望遠遠,到過了他們,現在疲憊的身體。

所以大家都想盡快的回去。

“你們的意思,孤王知道,孤王也想早點回去,但是現在,現在回去,困難重重。你們也都看見了,現在我們碰到的朝廷官軍,越來越多,除非咱們能有大量的人馬掩護,否則危險還是太高了,只要咱們露面可能就會引起注意。”

朱棣他也不傻,雖然很累,但是他還是想的很多,現在唯一沒有跟在他身邊的,就是張輔還有他的二兒子,朱高煦。

他們手下還有一支兵馬,就看他們能發揮多大的作用了!

現在他們還來不及擔心,北平城那邊的情況,畢竟這邊還是太過危急,也沒有時間往回傳呢,也需要時間。

“王爺,您要先換一下這件衣服,你的盔甲,也太顯眼了,所以還是跟大家看的普通一些吧,然後,咱們不斷的聚集,咱們兵馬。人太少的話,對咱們來說太不利啦,不管做什麼都不方便,只要咱們的人還在,這一切都還有搶回來的可能。只要您還在,我們就不怕。”

手下的人不管是出於自己的私心,還是真的在關心燕王,他們現在都表現的很急切。

這個時候還留在他身邊的,就多少會有一些真心的。

他們今年也很清楚,就算是現在他們選擇投降,朝廷也容不下他們,畢竟他們跟燕王牽扯的實在太深啦!

別人也許還可以將功贖罪,或者做一些有利的事情,但是他們跟在燕王身邊這麼久了,知曉燕王的一切,甚至是他們也參與了,圍剿朝廷的兵馬,這都是大罪。

不管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他們都不會有下場的,所以還是老老實實跟着燕王吧,後期說不定還能東山再起。

建文四年六月初十,北平城大亂,燕王被朝廷大軍大敗,連夜逃亡的消息在北平城裡突然爆發。

無數的百姓準備逃亡,那些在城牆和附近戍守的軍士們,心裡都有些發慌。

儘管不斷的有人在勸說他們那些都是假消息,但是,他們心裡還是有一陣擔心。

無風不起浪。

他們雖然沒有受過太大的太多的教育,但是對於一些簡單的消息,他們還是知道的。

燕王可能真的出事了,不然也不會這麼久沒有什麼確切的消息傳來。

而且北平城這段時間一直在嚴加防範。

北平城的外圍地帶,一直受到晉王的進攻。

晉王身邊的人馬一直在對他們攻擊,這一段時間攻擊越來越深,他們很多的,戰場城池都已經丟失了!

這些消息也傳入了,他們耳中,所以,說不盡話肯定是假的。

朱高熾,現在很是擔心。

他知道那些都不是謠言。

昨天晚上他父親的人,偷偷進了北平城,告訴他這個消息。

他也知道了父親那邊遭遇了大敗,前所未有的大敗,無數的兵馬被俘虜,甚至戰死,現在父親正在逃亡之中。

這些話他也不能跟太多的人說,連他的母妃都沒有告訴。

除了留守的大臣,沒有人知道這些事情。

這個時候他能相信的只有留守的大臣,和正在北平城附近奔波的幾位將軍。

晉藩的兵馬,對他們攻擊越來越強了!

他們的人死傷無數,這一點是沒有辦法避免的。

燕王抽調了太多的精銳南下,留下的雖不說是老弱病殘,但也不是那麼的精銳,年齡有些大了,經驗是很豐富,但是真正的拼殺還是有些差火候的,所以對上晉王的兵馬,很是吃虧。

在很多的地方都被晉王攻破,現在可以說是岌岌可衛,雖然還沒有攻打到主城區,但是外圍如果被,晉王的兵馬圍困的話,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更何況他們還要迎接燕王的迴歸。

除非燕王可以回來,否則根本就沒有辦法保證。

東山再起也是要有人支持的,如果沒有錢財,沒有兵器,沒有人馬,東山再起就是一句空話,朱棣心裡很清楚,所以他纔會快速的往,北平城趕。

不是他怕死,只是因爲他知道,如果他不回北平城的話,這一切的一切根本就沒有辦法。

所以他只能往回趕。

建文四年6月13日,朝廷的兵馬俘虜了大部分的燕軍士兵。

也收復了了不少的城池,之前被他們佔領的地方,現在都空出來了。

官員在接受那些地方,軍隊也會留下少量的人員,對那裡進行看守,還有安置他們的傷員。

幾場硬仗打下來,雙方的損失都很大,朝廷這邊很多軍士都丟掉了性命,那些活着的,現在,也都是身上掛着彩。

除了特別看重軍功的基本上都在休息了。

這也是他們商量出來的,自己手下人還是要優待的。

要是把他們也逼迫走了,還有誰會跟他們一起打仗了,這完全是不划算的。

徐輝祖和沒駙馬,還有其他幾位將軍,也把自己手下那些,獲得軍功的人員往上報,這個時候雖然不能完全統計,更多人的軍功,但是,先報一部分,總算是能給大家一些希望,朝廷審覈之後還要給他們獎賞。

這纔是最重要的,士兵們,要當一輩子兵。總得給他們一點希望吧,總不能讓人家白白送命。

消息越傳越遠。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燕軍吃了敗仗,還是前所未有的大敗,那些觀望的人民也不得不做些表態啦,有些官員立馬向朝廷那邊上書,可以幫忙出糧食,甚至是出人。

之前那些不理不睬的王爺,現在也上書朝廷,請求朝廷給他們機會,幫忙平叛。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