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明影侯 > 大明影侯 > 

第0462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0462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一切似乎沒有什麼道理,但是卻又那麼的順其自然。

雖然沒有辦法解釋,這種情況,到底是怎樣發生的,但是它確確實實是發生啦。

沒有求快,只求穩定。

朝廷官軍其下屬的各路人馬接到的命令都是儘快肅清叛軍,但是要保證地方上的穩定,老百姓不能出現流民,不能出現難民。

雖然命令是這樣下達的,但是真的軍功擺在人面前,這是利益關係,關乎着自己以後的未來,沒有人會放棄,所以每一部分的兵馬都在快速地向北推進,甚至是全線推進。

超廷的官軍,氣勢如虹,閻燕王的叛軍,一敗塗地。

不能比較,一對比一就有傷害,現在雙方完全調轉過來了,對於這種情況也不是所有人都想這樣的,就比如說現在正在往北逃竄的燕王來說。

手下人一直勸他東山再起,只要他還在就可以。

但是現在他們經常會被發現,就算是不斷的藏匿,不斷的轉換地方,也有些力不從心,身邊的人越來越少,能聚聚起來的人也越來越少。

朱棣又不願意,太過招搖,畢竟只要他出現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大家快速攻擊的地方。

原先的部隊大部分都已經崩潰,這是他和手下人打探來的消息。

他現在只能期待北平城,能堅持的時間久一些,雖然晉藩也在不斷的進攻。

在燕王敗退的消息,傳出來之後,朝廷的消息也傳了出來。

朝廷在大力的懸賞,關於燕王和他身邊,將領的消息。

賞銀無數。

佈告上面什麼都沒說,但是有人猜到了不同尋常。

所以有興趣的人還是挺多的。

大明錦衣幻夜騎一戰出名。

人們都知道了,在這場關鍵的戰役之中出現了一支騎兵。

姑且稱之爲騎兵吧,雖然他們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但是講的都是,繪聲繪色的,至少讓人們知道在這場戰役中有一支隊伍出現在哪

了,燕軍與朝廷兵馬的中間。

在最關鍵的時候給予了燕王兵馬。

致命的一擊。

甚至在燕王兵馬潰敗的時候。追殺了他們整整一夜。

這件事本來很簡單。

不過是一支兵馬在戰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罷了。

但是他們關注了另外一個點。

他們的名字。

大明錦衣幻夜騎。

這是一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隊伍。

掛的是錦衣衛的名字?

錦衣衛到底要做些什麼?

他們更加奇怪的是那個領頭的人。

是方中愈嗎?

如果真的是方中愈,那就是說他在京師已經很久沒出現,就是去做這件事了!

可是一支軍隊如果要成行,甚至要有戰鬥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

但是現在這支軍隊卻是爆發了前所未有的戰鬥力,打敗了燕王的精銳。

這又作何解釋呢?

有人暗地的猜到了,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方中愈早早的就在佈局。

至少這隻軍隊的訓練。

肯定是早早的就進行了。

那這到底是誰在幫他呢?

這麼大規模的訓練。

這麼多人員的編配,調動。

想想就讓人,心驚啊!

這裡面牽扯到的,可就多了。

不過願意操心的人。

對這件事卻沒有太在意。

而那些看熱鬧的,就讓他一直看着唄,本來就跟他們沒有太多的關係,這件事情就是這樣,簡單來說,它很簡單,往難的說他也很難,但是,跟他們有什麼關係呢?

無法入眠的人太多太多,這段時間,太過跌宕起伏,無數看好燕王的人,現在都後悔自己那麼早做了決定。

但是世上有後悔藥嗎?

沒有,既然如此,他們就要選擇接受一切的一切,都必將成爲他們,這一輩子中,最後悔的決定。

到處都可以看見逃跑的潰兵,還有無數的兵馬在搜捕他們?

這樣的事情一直都在發生,從燕王大敗開始。

燕王有些悔恨,早日沒有,軍師的話。

方中愈,居然真的成了他們的大患。

在逃跑的過程中,他們也都明白了,當初在戰場上突然出現的那一夥人是方中愈領導的。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那一夥人居然如此的強勢,比他手下的精銳還要精銳。

但是這一切都太晚了。

“世子,外面都在傳說王爺大敗,甚至是已經帶着咱們的人逃跑了!現在還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可能隨時……”

留守的大臣們一起來向朱高熾問詢。

他們很是擔心,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們想要知道真正的消息,所以在一起商量之後就來找朱高熾。

大殿裡一陣沉默,朱高熾並沒有回答他們,只是依然觀看着的局勢圖,這也是他們的人,拼着死從外面帶回來的消息,現在情況越來越不樂觀,晉藩的兵馬頻繁的調動。

他們已經應接不暇了。

“世子,您說一句話呀。王爺,是不是真的被打敗了?

現在北平城裡謠言四起,老百姓都擔心,已經出現了,崩潰的趨勢,甚至有大分人想要逃亡,就算是咱們之前做的那些安撫工作都沒有用了,您倒是給句話呀。”

那些大臣們基本上都是這個意思。

這也不能怪他們。

心思活絡的有才能的都被朱棣帶在了身邊。

這些人,現在還差一些,遇見事之後特別的驚慌。

“都別吵了!父王只是打了一次敗仗而已,勝敗乃兵家常事,這你們都不懂。現在抓緊時間做好自己手中的事,其它的事暫時不要管。”

朱高熾,眉毛一皺,似乎被他們質問的有些煩躁。

雖然他知道這些事情的真相,但是現在還不能告訴他。

“是,世子。”

大家看了看,然後離開了。

世子都這樣說了,要是他們還一直,糾纏這下去,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一羣人,離開了朱高熾的大殿。

“看來王爺那邊是出事了。”

“怎麼說?”

“世子,從來沒有如此的發過脾氣,他是出了名的溫文爾雅,現在爲了咱們幾句話,發言呵斥咱們。只有一種可能。”

“確實,那就是燕王出事了。”

畢竟是在官場上打磨多年的人,一點點的事情就讓他們分析的啊,基本上接近了真相,所以這些人還是有些本事的。

就算不是那種一等一的人才,至少處理一些事物,還是可以的。

“那咱們怎麼弄?”

“你這話什麼意思?當然是幫助世子守住北平城等王爺回來,有了依靠,自然可以東山再起。”

“對對對對對對,咱們應該這樣。還是做好自己分內的事,等王爺回來吧!”

一羣人稍微碰了個面,就離開啦,至於誰說的直話是真,誰說的話是假?

這也沒有辦法確定。但是這個時代發生的事情都是有可能的所以這一切的一切,並沒有他們想得那麼重要。

這個世界並不複雜,只是很多的事,大家都說不清楚。

既然說不清楚,那就不用說啦,一切還是靠實力說話。

大明奇幻夜騎。

不僅僅是民間,對他們非常好奇,雖然知道他們在這場戰爭中了很大的功,但是還不知道具體什麼樣子的。

而那些各部的精銳,每位將領手下的部隊都在對他的好奇心。

他們也知道在梅駙馬,面對的正面戰場上,突然出現一支兵馬。

給予了燕王叛軍,大的傷害,這場戰爭可以說是突破點,就在他們那裡,所以他們也很想見識見識,這支部隊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優點。

中愈還不知道呢,現在已經有人盯上他們了。

大明建文四年6月20日。

濟南德州一線,還有它附近的,燕王叛軍,基本上被清剿乾淨。

但是依然沒有抓到燕王身邊的統軍大將,還有燕王本人。

這在各大指揮部裡都比較難受,他們花費了這麼大的精力,居然還不能完全的剿滅燕王叛軍,這讓他們確實難以接受,如果是在以前,他們不能夠做到的話,還能夠理解,但是現在他們明顯佔着優勢,而且幾乎全軍都用上了,錦衣衛那邊送上的裝備。

要是現在在完全佔據優勢情況下還不能改變現狀的話,那就是他們的無能。

沒有人發火,但是,他們依然能感受到壓力。

朝廷官軍高層到中級幹部,還有,基層官兵,他們心裡都很清楚,都憋着一股氣呢。

大家也都看到了,明明是自己佔着優勢,但是卻沒有一個好的結果,說出來都有些丟人。

朝廷這邊也因爲這場戰勝的改變,在不斷的抽調,人馬,主要是文官和幹吏,往北方去接手那些被叛軍毀滅的城市。

那些地方還需要官府有利的,安置人馬。

雖然現在具體的方案還沒有出來,但是至少要讓,百姓知道,朝廷沒有忘記他們,也不會追究他們了,讓他們安居樂業,不要再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一切都是我在向好的方面發展,這是一種趨勢。

大明似乎突然有了希望。

相比以前來說這種希望真的很大。

人與人之間還是要不斷的溝通,交流。

幾位大將之間的交流溝通,一直都沒有斷過,還有很多人沒有見過方中愈,雖然他們知道方中愈現在,說代表着什麼,他又做了些什麼,但是,隱隱還有些不服,畢竟,他的年紀太小了!

十六七歲的年紀,現在應該是在學堂上,他不僅進入了官,還當了的強權部門的頭頭。

現在還帶着的一支軍隊在戰場上廝殺,圍剿堵截,甚至是,掌控着很多,秘密渠道。

要說這些東西可以不露風聲的運到軍隊,要是沒有什麼秘密渠道的話,怎麼說他們都不會信的?

既然他已經能夠做到這種地步啦,以後說不定能做到更多。

他們是武將,武將之間本來就是相爭的,雖然他們的對手是文臣,但是武將也要分個一二三來。

現在中愈還是太年輕啦。

再加上,因爲中愈的存在,歷史上很多的大戰都沒有發生,那些失敗,那些錯誤,在這些將領身上上都沒有發生,他們也就認識不到自己的缺點,或者說自己身上的那一冷漠,或者是懶惰的性情,還沒有爆發出來。

這個時候這些功勞,說是中愈讓給他們的,也不爲過。

所以就算中愈沒有心思跟他們相爭,他們也不會太多的,中愈視爲一個朋友。

畢竟有些事看破不說破纔是最好的。

還好,他們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在這段時間他們做的很好。

手下的兵馬一直在一步一步地快速地蠶食着,叛軍的根據地。

被俘的叛軍越來越多。

可以說現在朝廷的事情已經到達一個頂峰。

他們在不斷的朝着自己的目標前進。

遠在鎮江的童俊想了想。

他聽到那個消息的時候,沒有太多的意外。

他見過那個年輕人,知道什麼事情發生在他的身上,都不會讓人奇怪,所以這支軍隊出現在戰場的時候,他就是笑了笑。

心裡也鬆一口氣,至少,這個時候他不會太難受,做出那些決定。

當初他是因爲中愈才做的那些事,現在似乎證明了他的眼光不錯。

所以,他的上線也一直沒有給他消息。

他手下的兵馬也沒有太多的騷動發生,他一直在準備着,也捐出了不少的糧食給北上的兵馬。

那些勤王軍從他這裡路過的時候,他都會跟那些將領還有那些募兵的文官,聊聊。

至於聊了些什麼,沒有人知道,但是,他們走的時候都帶走了一些糧草。

欠的人情總是要還的,至於是誰還,也沒有人知道。

什麼時候還,那也是,以後的事情,了!

牽一髮而動全身。

這一次的戰役之後越來越多的事情變得明晰起來。

而那之前的力量似乎也蟄伏。

不管是,太平道。

還是童俊一夥的人,基本上再也沒有露面過,似乎消失了一般。

但是至少他們的人都知道,他們並沒有成績,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是最讓人害怕的,也許在某一天,也許在某一刻,他們,弄出來的聲勢,就會讓人害怕。

不過還好,還好,至少大明現在還是安寧的,至少比以前要好。

剿滅叛軍似乎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這一切,來的太過突然。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