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回到東漢末 > 回到東漢末 > 

第七十九章 呂範獻計

第七十九章 呂範獻計

遠遠的,汝陰城城頭的黃邵部將董燁看到主帥黃邵敗陣,便欲再出一軍,這時,城北門外忽然殺聲震天!

“將軍!馮耀手下大將紀靈來攻北城門石橋,橋上的兄弟們都快頂不住了!”斥候兵來報。

“出發!我們速去增援北門石橋,一定不要讓紀靈接近北城門!”這一變故直接讓董燁改變了主意,放棄了營救主帥,而是選擇了保住城池!

董燁領三千兵纔出得北門,發現在紀靈已經突破石橋,殺將了過來!若要回城,又擔心被紀靈趁亂混過城內,只得硬着頭皮迎了上去。

“紀靈休得猖狂,看吾董燁來取你首級!”董燁拍馬與紀靈戰在了一起。紀靈乃是袁術手下第一猛將,董燁如何是其對手,勉強支撐的兩個回合,已經力竭,被紀靈一刀斬於馬下。

“賊將已死,諸將隨吾殺進城去!”紀靈接連砍翻數個黃巾小將,領着陳蘭,雷薄直衝北城門而去。

汝陰城北城門,守將見紀靈勇猛,三個回命斬殺了董燁,登時嚇得手足發軟,大喊道:“快關城門!放箭!”

城牆上的弓箭手也不管是敵是友,拉開弓便胡亂射去,敗退的三千黃巾兵被一輪箭雨立時帶走了三百多條人命,又見城門已經關閉,知道守將已經拋棄了自己,便丟下武器,跪地求降!

紀靈見城頭防守嚴密,賊兵再不敢出,知已達到目的,便押着二千黃巾兵退了汝水之北,據橋而守。

汝陰城城東,黃邵的六千黃兵很快便被馮耀殺了兩千多,再加上混亂中自傷的好幾百,已經摺兵近半了。

“呼!”黃邵領着敗退的幾百黃巾,退回了汝陰城,一進城後,便命各門守將緊鎖城門,不得再放任何人進城!

“我殺!”周倉等人仍在領兵砍殺着被分割包圍的黃巾兵。

馮耀是從二十一世紀穿越來的,當然明白黃巾軍其實也是被逼的!這些黃巾軍不管是不是賊兵,首先一點,他們都是漢人!而且大多數都是中原一帶的漢人!那句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指的不是黃巾軍,若是去掉他們頭上包着的黃色頭巾,他們也可以是自己治下的子民!

對於馮耀這個漢人來說,人!特別是同族的漢人!纔是這世上最大的財富!漢人殺漢人!本就不是馮耀所願意的,哪能在此時還去做這趕盡殺絕的事!

“傳令收兵!”馮耀命令道。

戰鬥已經接近了尾聲,大多數黃巾都已經對活着失去了信心,只是象徵性的揮動着手中的兵器,等待着被殺,就在黃巾軍只剩二千多人時,戰場上的激昂的鼓點突然停止,變成金鑼之聲。

“收兵?”戰場上交戰的雙方都愣住了!暫時停下了手中的兵器,看向了主將馮耀的方向。

馮耀大聲喝道:“降者免死!!”

這是馮耀說出的話,是汝南太守親口說出的話!

黃巾軍聞言大喜,連忙扔下手中的兵器,跪在地上。

“我等願降!只求府君能饒我等一命!”

初時只有幾個年長的黃巾兵這樣喊着,不一會,所有黃巾都齊聲哀求道。

“本君既然已經說過降者免死,就一定會做到,但是這種機會所有的人此生只此一次,若是有人膽敢再生反叛之心,本君必誅其三族!”馮耀大聲喝道。

降兵起誓,絕不背叛,馮耀命呂範清點及受理降兵,共計二千五百餘人,又命大軍前行至離城一里外紮下營寨。

щшш тт kǎn ¢ Ο

此戰馮耀僅傷亡三百餘人,殺死黃巾兵近三千,按比例幾乎是以一敵十,大勝!

稍後馮耀升帳聚將議事。

周倉首先發問:“主公!汝陰城還未攻,爲何半路收兵?還有,留下這麼多的降兵,萬一這些降兵半夜造反,和城中的黃巾裡應外合,豈不危險?”

“……?”陳到沒有開口,不過卻看着,眼中露出不解的神色。

呂範笑而不語,其它諸將不敢多說,似是都在等着馮耀解惑。

“子衡兄!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吧!不如就由你來給衆將解釋一下吧!”馮耀微一拱手,示意呂範開口。

呂範對衆將拱拱手,說道:“汝陰城四面都有護城河,其中城北的護城河就是汝水這道天然屏障,若由此攻進,只能強行攻擊城門,傷亡一定非常巨大,汝陰城另外三面是人工開挖的護城河,有五丈多寬,只有三座吊橋與外面連接,同樣,從正面城門進攻不可取,而其它城牆段,普通的雲梯和雲樓也無法直接越過護城河,無法靠近城牆,如果要強行攻城,在接近城牆之前至少會折損一半以上兵力,所以汝陰城只能困,或是從其內部攻破!”

周倉道:“子衡兄,你說得有理!我明白了,主公是不想看到我軍傷亡過大,那樣的話就算取得了汝陰,在短時間內對我軍也非常的不利!勢必會影響到後面的行動!”

馮耀喜道:“元福,沒想到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又進步了這麼多!可喜可賀!”

“主公,又在取笑元福了!”周倉“紅”着臉,笑道。

衆將又互相討論了幾句,重新歸於寧靜,都想聽聽呂範還有什麼高見,對呂範,衆將也都發自內心的敬佩。

呂範接着又說道:“黃邵經此大敗,定然死守城中,所以根本不擔心黃邵會派兵偷襲,今天新收降兵大多是被其主帥臨陣拋棄,必然心恨黃邵,哪會有再叛之心?只要我等待之若己,必能迅速收其心,待收其心後,再令這些降兵現身城外,城內黃巾見之必然心動,久之必然內亂,那時再攻城,則易於反掌也。”

衆將聞之,連聲稱妙計,馮耀道:“子衡兄果然高見!”

呂範謝過馮耀稱讚後,又接着說道:“府君,我想再獻一城,若得此城,汝陰黃邵軍心必會爲之動搖!”

馮耀道:“莫非子衡兄指的是細陽城?”

細陽縣緊臨汝陰縣,細陽縣縣城距汝陰城僅僅六十餘里,位於汝陰城之北,馮耀早就研究過地圖,一直想不出完美的策略,細陽就象橫在馮耀喉頭一根刺,取又不好取,不取又擔心圍困汝陰期間,細陽黃巾軍來攻,到時和汝陰城內守軍裡應外合,還真是不太好對付。

“府君所言正是!細陽城是我的老家,城中士紳很多都與我交情深厚,只要我喬裝潛回城中,以利害關係說之,他們必會以私兵暗中配合,根據細作所報,細陽城內的黃巾守軍只有兩千,分在每個城門僅有兩三百兵力,如果府君能派一支兩千人左右的軍隊,只要到得細陽城下,我在城中率私兵趁機拿下其中一個城門,將大軍迎入城中,黃巾賊兵聞風後,必會棄城而逃!”呂範道。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