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回到東漢末 > 回到東漢末 > 

第五百九十一章 和州

第五百九十一章 和州

“我再也不想看到火藥包了,放在身邊,整天提心吊膽的,怕它爆炸,到用的時候,又諸多的不實用,還是我這大盾、狼牙棒、明光鎧好用!!而且現在……我好睏……”戴陵努力睜着佈滿血絲的雙眼,一臉疲憊。

衆將聞言,一陣哈哈大笑。

袁耀道:“既然諸位都這麼認爲,那就取消火藥包的使用,將餘下的火藥改制成火藥彈和火箭炮!”

“陛下英明!!”衆將齊聲賀道。

“陛下,關於崑崙玉,臣已經調查清楚,主要產地在莎車國和於真國,這些玉石在本地十分廉價,但是運到中原後,價格上漲近二十倍,商人暴利,而當地百姓勞苦只能得到十分少的工錢,各個部落之間也經常因此而發生流血犧牲的事,因此臣建議在這附近建立我大仲的政權,並在此駐兵,將玉礦歸爲朝廷直接控制!”徵西大將軍周倉道。

崑崙玉,因爲其玉出自崑崙山而得名,(現代名爲和田玉),袁耀當然是十分的重視,西域各國雖然名義上是屬於大仲帝國,但是朝廷的政令一直不能傳達到底層,這些玉礦實際也是控制在各個小王國的手中。

袁耀點點頭,西域的這種亂象,必須要改變。

“嗯!朕正準備打算成立一個新的州,統一治理烏孫國以及西域,並新立一名州牧,全權處理此事,諸位有何建議?”袁耀道。

此言一出,楊武、周倉、郭嘉等立即正色。

要成立新的州,那麼選新的州牧和重新命名新的州名是少不了的,各將各自思考合適的人選。

“臣推薦廣陵太守黃猗擔任新的州牧!”周倉立即說道。

黃猗是袁耀的大姐夫,在袁耀的一衆外戚中,是最早效忠於袁氏一族的,但是地位卻是最低的,按理輪了也該輪到黃猗了。

袁耀沒有應聲,確實,如果沒有更合適的人選,黃猗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袁耀明白西域的重要性,西域是處在東方和西方的交界處,是聞名的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如果將來統一整個西方,這裡將成爲大仲最爲重要的一個州。

黃猗的忠誠雖然沒有問題,但是其才能讓袁耀猶豫,若將黃猗任命其它不太重要地方的州牧,倒也無所謂,要想將西域治理好,不但要有大智大慧,更要有卓越的軍事才能。

只要西域能起到足夠大的作用,才能更好的通過西域臨控西方各國!!

“臣推薦徐庶徐元直!”郭嘉忽然大聲奏道。

袁耀聞言,眼中一亮,微微點頭,問道:“奉孝,你有何理由?”

“臣認爲,西域雖然人口少,但是在軍事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理位置,陛下西征,而徐元直正好主管我百萬大軍的後勤,讓他來治理西域,正好可以更好方便的運輸糧草!”郭嘉道。

袁耀又與衆將商議一番,最後確定成立“和”州,和之一字,既代表和田玉,也代表和平,同時還代表東西兩方通過和州,和諧美好!

和州南起崑崙山,北至喀什湖,西含蔥嶺,東抵陽關和玉門關,即現在的整個西域和烏孫國的地盤。

徐庶任和州州牧,新的州治不在現有的任何一城,而是依袁耀現在中軍帳的位置,依於真河的北口以及蔥嶺河的交匯處新建一城。

新建城池的名稱與州名相同,爲和城。

西域原有的莎車國、於真國等國和部落將成爲郡或縣,具體劃分將等徐庶領後勤部隊趕到後,由其依實際情況自行安排。

對於州治和城的選址,袁耀非常的滿意,這裡可以說是整個和州最爲中心的地方,沿着各條河流可以到過和州的東南西北各個方向,唯一的缺點就是防守太薄弱,根本無任何的地利。

但是這對袁耀來說,已經不重要,只要統一西方後,和州將會真正的和平,也會飛速的發展,百姓會因爲處在最有利的交通要道上而致富,根本不用擔心會有人造反。

在北方一點的赤谷城將被廢棄。

關於在之後,是繞道北方西進,還是翻過雪山先攻下大月氏的重要城池之一藍氏城,以藍氏城爲據點,北攻匈奴人佔領的貴山城,南攻大月氏的都城弗樓沙。

郭嘉的建議是,袁耀率主力軍繞道先定北方,再南下,擊敗大月氏後,建立根據地,先穩固政權,再大舉西征。

在此之前,可以命支月率一支軍,先行翻過雪山,進攻大月氏。

同時命三袁率軍往西進攻,不用理會南下的部分匈奴人!

袁耀依計,召徐庶加速前來,並正式發公文往都城平輿,告知攝政的太上皇袁術。

……

攻破赤谷城五日後,徐庶領軍到來,袁耀交待一番,復又率大軍北上,周倉、陳到、孫策分別領軍隨行。

此時,北方戰線的三袁已經往西挺進了約千里,隨後袁渙、董昭、昌豨亦基本控制了這約千里的土地。

中路分支的支月率五千步兵,五千騎兵,終於穿過了數百里長的蔥嶺山脈,翻過了雪山,深入到了大月氏的腹地,這支軍隊將會策反大月氏各部落爲主,遊擊爲輔,爭取利用支月的身份,儘量少的減少大規模的戰爭。

大軍行軍七日,抵達康居,袁耀卻高興不起來。

烏孫國的荒涼,袁耀早有心理準備,自戰敗後,整個烏孫國的人以及匈奴人全部西遷,所以這一路袁耀所見到的活人俱是留下來善後的大仲帝國軍隊。

但是到了康居國附近時,袁耀才知道情況有多麼慘,據各軍主將及斥候傳來的消息,整個康居國現在倖存的原住民不足三千!!

而且康居國現在除了地面上帶不走的野草外,幾乎找不到了任何的存糧!!

當大仲帝國的軍隊到達時,這三千原住民每天吃的就是野草以及死去的人的屍體,他們之中的大部分都患上了嚴重的疾病,據估計,既使是得到治療,這三千原住民中也將有近千人會在不久陸續病死。

留在後面善後的袁渙來見,奏道:“陛下,臣已經查明,康居國的百姓並沒有全部死在戰爭中,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是被匈奴人劫掠走了!”

劉順亦來報:匈奴人及烏孫人正在棄貴山城而去,並挾持了數十萬康居國、大宛國百姓。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