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醫靈異檔案 > 法醫靈異檔案 > 

第一百零四章 不同提議

第一百零四章 不同提議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話起了作用,張濤的解剖工作完成的十分出色。事實證明我之前的推測也是正確的,受害人的腎臟的確是被摘除了,這也是導致他死亡的真正原因。

“許法醫,接下來做什麼?”

受害人的死亡原因雖然調查清楚了,不過屍檢工作還遠遠沒有完成,至少我們得嘗試將死人恢復行動能力這一點搞清楚,可從何入手又成了難題。

通過屍檢工作的配合,我跟張濤也漸漸熟絡了起來,因此再說話時也就換了更進一步的稱呼:“張哥,你覺得人死之後,身體依舊能夠動作的關鍵是什麼?”

“操縱。”這是張濤說出的答案:“人死之後,便意味着生命的終止,是不可能再度恢復行動的。所以想要讓死去人的產生動作,那就只能是人爲的操縱。”“我不是沒有想過這一點,可監控畫面中顯示的很清晰,車禍發生之前只有司機一人在麪包車內。而當車禍發生之後,也並沒有人從麪包車內逃出來,所以操縱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在觀看監控錄像的時

候,我就曾經做過這樣的聯想,可事實證明如此猜想根本就是個僞命題。

叮鈴鈴……

就在我們兩個陷入沉默的時候,解剖室外面的電話突然響了,我過去拿起來一聽是李劍打來的,說是讓我們立刻趕到會議室,如果可能把屍檢報告也帶上。

這並非是第一次來到會議室,可卻是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幾乎凝固的窒息,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眉頭緊皺的沉默着,彷彿根本沒有注意到我跟張濤的到來。

“楊副廳長、馬局,我們來了。”不得已,我只能打破沉默。

“先坐下吃飯,咱們一邊吃一邊說。”馬向陽說着,拿起兩份兒盒飯遞了過來。

“馬局,飯等會再吃吧,我們先彙報一下屍檢的結果。”說完,我朝着張濤點了點頭。

他領會我的意思之後,直接說道:“由於時間倉促,我們只對屍體進行了第一階段的解剖,很多東西還有待更深的勘檢,不過導致受害人死亡的真正原因我們可以確定了,是腎臟被摘除造成的。”

“腎臟被摘除,跟巨人觀那起案子一樣?”透過楊副廳長的這句話,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蘇沫很有可能也是剛剛來到會議室不久,還沒有做併案調查的提議。

“是的。”這個時候我站了出來:“下午在車禍現場進行第一步勘檢的時候,我察覺受害人身體上面的屍斑是存有異常的。如果是正常死亡的話,屍斑的面積會呈現出連續的片痕,且顏色通產都比較深。可是這名受害

人的身上,並不存在這些常態特點,當時我推測這是失血過多造成的。”“事實證明這種推斷是正確的,受害人的腎臟被人摘走就是導致失血過多的根由。因爲人的腎臟不同於胃或者肝臟等器官,與心臟一樣都是維持人身生理機能的不可或缺之物,一旦被摘除沒有新器官嫁接的

話,那麼人很快就會死亡。話句話說受害人腎臟被摘除的那一刻,就已經宣佈了他的死亡。”“通過屍斑的形成以及擴散程度,我們可以確定受害人的遇害時間是810個小時左右。以此爲根據的話,我們同樣能夠得出受害人腎臟被摘除的時間,距離現在十個或者十個半小時左右,也就是今天早晨

的八點前後。”

“你們兩個先坐下吃飯。”

馬向陽示意了一下我和張濤,又將話題拉回到了案件本身:“現在我們已經確定了受害人的死亡時間以及腎臟被摘除的時間,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搞清楚一下幾個問題。”

“第一,受害人的身份是什麼?”

“第二,他的人際關係又是什麼?”

“第三,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動機是什麼?”

“第四,這是非常態作案,還是早有預謀的?”

“第五,從受害人身上摘除的腎臟,又去了哪裡?”

“最後一點,這輛麪包車是不是屬於犯罪嫌疑人或者受害人的,爲什麼要將屍體暴露在鬧市之中,難道犯罪嫌疑人不知道這樣做會暴露自己嗎?”

馬向陽的每一句話問出,現場好不容有所緩和的氛圍都會再一次的凝固幾分,當他說完目光環視全場的時候,這偌大的會議室只剩下我跟張濤咀嚼飯菜的聲音了。

“馬局,前面的五個問題我沒有辦法回答,畢竟這需要細緻的摸排才能得出結論,不過最後一個問題我或許可以給出答案。”最終,還是蘇沫打破了沉默。

“什麼答案。”

“挑釁。”

“挑釁?”馬向陽不由的皺起了眉頭。

“對,就是挑釁。”蘇沫篤定的說道:“在上大學的時候,我曾經跟導師申請瀏覽過公安部的刑事犯罪檔案庫,就曾經發現過與之類似的案子。犯罪嫌疑人惡意殺人之後,並不會着急潛逃,而是將一些引導性的線索曝光出來,其目的就是爲了向警方示威,以此來滿足他們的變態心理。這種案件不光國內發生過,國外也是屢見不鮮的,且通常這種案件都有着一個共性,那就是犯罪邏輯思維縝密,作案手法相當的高明,甚至還會

藉着拋出的線索引誘我們入局。”

“犯罪心理學方面你是專家,那就說說你對這起案件的看法吧?”馬向陽很看重蘇沫的意見。

“我的看法就是將這起案件和巨人觀案做併案調查。”

“併案?”

馬向陽的眉頭頓時就皺了起來,沉吟良久才說道:“小沫,我知道你既然敢提出這樣建議,那就說明你已經掌握了併案調查的可能性證據,是什麼?”

“是這樣的馬局……”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都是蘇沫一個人在發言,她將之前我們在車禍現場所說的話複述了一遍,最後才總結說道:“根據以上所說,我有理由相信這兩起案件存在着共性關聯,所以我認爲應該併案調查。”

“你們怎麼看?”馬向陽還是沒有拍板,而是問起了會議室的其他人。

“我覺得小沫說的有道理,所以我支持併案。”李劍率先表了態。

“我也支持。”朱華也表示贊成。

“我反對。”主抓治安的何副局長站起身說道:“兩起案件中隱藏着共性我不否認,可這並不能成爲併案的依據,因爲任何不同的兩起兇殺案,我們都能從犯罪嫌疑人的身上找到相似點。兩名受害人都丟失了腎臟,表面上看起來的確像是目的性犯罪,可若細細的去分析就會發現,無論是作案手法,還是受害人的死亡方式,都是有着極大不同的。就拿最顯著的共性特點來說,巨人觀案受害人丟失了腎臟之後並沒有立刻死

亡,而是堅持了好幾天的時間,可是麪包車司機卻在腎臟摘除之後就已經喪了命,因此併案的提議是值得商榷的,這很有可能讓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從我們眼皮子底下溜走。”

“……”

何副局長的話說完之後,會議室再一次陷入了沉寂,就連我咀嚼飯菜的速度也是放緩了很多。其實仔細的琢磨琢磨,他說的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刑偵的特殊性,決定了做出任何結論之前都要反覆的推敲,如果這兩起案件還能尋找到更多的共性,那麼併案就會成爲水到渠成的事情,偵察過程當中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若是條件不成熟倉促並

案,一切就會應了何副局長所說的,不僅案子破不了,甚至還會給犯罪嫌疑人逃脫的機會。

“楊副廳長,您的意思呢?”左右爲難,馬向陽只能求助楊樹峰。

“除非能夠找到更多的共性來支撐,否則併案就顯得冒失了一些。”楊副廳長也拿不定主意。

看着場面陷入了僵持的階段,我知道自己是時候站出來了:“楊副廳長、馬局,如果站在法醫的角度去看這兩起案子的話,我支持蘇沫的提議。”

“法醫的角度,說說你的看法?”楊副廳長頓時來了興趣。“其實僅從這兩起案子本身來看,併案或者不併案都是可行的,蘇沫是根據犯罪心理學得出的結論,而何副局長則是根據刑偵嚴謹本質做出的反駁,這其實都是成立的。可話又說回來,刑偵的根本還是證據

,只有證據鏈相對完整的情況下才能得出更爲確切的結論,所以我是支持蘇沫的。”

“許峰,你說了這麼多,依據是什麼?”何副局長有些不耐煩了。

“傷口!”

我直接走到電腦旁邊,將蔣薇腹部的傷口以及麪包車司機背後的傷口都是調了出來:“巨人觀案當中,受害人的傷口曾經被縫合過,這起案件當中也同樣是如此。”

“就憑藉縫合過的傷口就能成爲併案的依據,這未免太兒戲了吧?”何副局長搖了搖頭。

“當然不是。”我也搖了搖頭:“我剛纔說了,我是站在法醫的角度去支持併案結論的,那自然會用法醫的專業知識證明這一點。就拿傷口來說,你們看到的是表面,而我們看到的則是更深一層的東西。”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