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幽幽,物序流轉,每個人都是一個渺小的、轉瞬即逝的生命。我們用一聲啼哭宣佈自己的到來,他人用一聲啼哭宣告我們的離去,所以有人說“人生是墳墓上的舞蹈”。這一支舞,從何而始,又由何而終呢?
1.認識你自己: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白居易有一首詩叫《簡簡吟》:
蘇家小女名簡簡,芙蓉花腮柳葉眼。
十一把鏡學點妝,十二抽針能繡裳。
十三行坐事調品,不肯迷頭白地藏。
玲瓏雲髻生菜樣,飄搖風袖薔薇香。
殊姿異態不可狀,忽忽轉動如有光。
二月繁霜殺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
恐是天仙謫人世,只合人間十三歲。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詩中的少女簡簡,十三歲便夭折,讓詩人不由發出了“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的感嘆。江水滾滾,大海寂寂,高山巍巍,長空離離……當我們以有限的生命去應對無涯的時間之時,總有些高山仰止、無從感慨,還能說些什麼呢?任你說什麼,都將被水帶走,被風偷去。
孫髯在天下第一長聯《題昆明大觀樓》一開始就說“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下聯對曰“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千年萬世,彈指之間;
杜甫在《哀江頭》說“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
劉禹錫在《西塞山懷古》說“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李賀在《金銅仙人辭漢歌》說:“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歲月悠悠,天地不老;人生百年,倏忽而至。這種強烈的反差,會給人強烈的心靈震撼,讓你不禁爲之愴然泣下。
難怪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發出那無端之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難怪林黛玉在《葬花詞》中吟唱道: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天地幽幽,物序流轉,每個人都是一個渺小的、轉瞬即逝的生命。我們用一聲啼哭宣佈自己的到來,他人用一聲啼哭宣告我們的離去,所以有人說“人生是墳墓上的舞蹈”。這一支舞,從何而始,又由何而終呢?
餘傑在《情感驛站·水邊的故事》裡寫道:“在太平洋中一個蒼涼荒蕪的小島上,消瘦的高更日日夜夜面對茫茫無涯的海水。巴黎的燈紅酒綠、車水馬龍、脂粉與金錢、權勢與名利,統統比不上環繞在他四周的水。終於有一天,高更的眸子變得比海還要深邃,他在畫布上重重地寫下三個問號: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海水是否回答了他的問題,我們不得而知。但那一瞬間,高更確實在海邊與自己的靈魂不期而遇。”
我們的身體,總是易於流逝的,經不起任何考驗。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蘆葦是易於腐朽的,那麼思想呢?人的意識,人的思想是永恆不變的嗎?
在活着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想獲得幸福與快樂,因爲這正是我們生命當中所缺乏的東西。每個人都經歷過激動、煩躁、痛苦、悔恨,並且可以預見,這些折磨我們的事情以後還會再發生。最後,我們不得不面對死神的擁抱,這對於渴望永恆的頭腦來說,更是一種揮之不去的痛苦。
並且我們也不會僅僅將自己的痛苦侷限在自己身上,我們都會傾訴和發泄。一個不快樂的人,會使他周遭充滿焦慮不安的氣氛(心理學家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無形的磁場,會引起周圍磁場的波動,任何人進入到這個磁場範圍之內,也會被感染,變得煩躁、激動)。
相信我們一定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進入到一個新的環境當中,比如一個人搬到了另一個集體宿舍、進了一家新公司,裡面的人並沒有對自己說話,跟自己有什麼實質性的交流,我們卻會莫名地變得緊張焦躁或輕鬆自若。這就是無形的磁場的作用。
就這樣,個人的緊張不安匯聚起來,最後整個社會都變得躁動、混亂。我們可以從另一個方面說明這個道理:社會總是由人組成的,所以社會當中絕大多數人是什麼樣,這個社會就是什麼樣。從某種程度來說,個人就是社會,就是世界。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這就像大部分的愛情一樣,不想要的一來再來,想要的卻渺無蹤跡——這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也是生命的根本問題。而我們對這個問題的形成和發生,卻一無所知,正如我們不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往何處去。
在古希臘的達爾斐神廟上,刻着一句盡人皆知的話:“認識你自己。”千百年來,所有的智者也都告訴我們“認識自己”,不瞭解自己的本質,我們就永遠不可能解決自身的煩惱和這個世界的種種問題。
但我們究竟對自己瞭解多少呢?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對自己的重要性都深信不疑,誰都不能想象——如果自己從未誕生,這個世界會怎樣。
然而,這些對自己的認識,都是非常表面的,很膚淺。因爲這些都是意識(或者說大腦、思維、思想)的產物,而意識,總是以自我爲中心的——意識就是你自己,它不可能超越自我中心的侷限。
比如在風和日麗的五月天,我們看到了一朵開在田野當中的百合,愉悅的感受就會升起,之後,我們一定會期待這種愉悅的體驗能夠延長或加強。而如果是不那麼令人愉快的感受,我們就會一心想將它驅除出境、將它終止。
意識的這種離苦趨樂的性質,就是一種根深蒂固的“人性”——自私。從某種程度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是相當自私的,這源自於人類的“生本能”,跟動物的本能活動差不多。這種自私,是爲了維護個體的發展及種族的延續,可以說是人類進化的結果。
從這個分析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人類進化出了意識,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但這個“意識”的運作就像動物的條件反射一樣,還是相當機械的。有人給你一個嘴巴子,你就會惱火,想回敬他一個;有美女親你一下,你就會感覺很高興,併發生相應的生理反應。
這就是人類的“習性反應”。如果我們拿自己當做實驗對象,觀察一段時間內自己心裡升起的種種反應,沒準就會發現自己跟巴普洛夫的實驗對象差不多,有了“骨頭”就美得不行,沒有“骨頭”又愁得不行。
而這個意識(思想、大腦、習性反應),就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我”——一個會思考,能勞動,有愛有恨,有苦有樂的“我”。“我”就是那個“思考的人”,那個“思想者”,“我”就是“思想”,就是“意識”(潛意識只是被壓抑的意識,二者沒有本質的區別)。
因此,如果我們想了解自己,就必須深入到意識的深處,看看它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別人打我們,我們會恨他;別人擁抱我們,我們會喜歡他——這是表面的現象,是我們可以感覺到、看到的,那麼,在我們身體內部、意識內部,究竟發生了什麼呢,導致了這一系列習性反應的發生?
我們可能常常會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心,它常常違揹我們的意願,做些我們不想做的事。比如愛上一個自己感覺討厭的人,這雖然違背常理,卻時有發生。比如想忘記那個傷害自己人,但他的樣子卻時時浮現在自己面前,揮之不去。
當我們面對自己的心的時候,總會有一種無力感,似乎這心不是自己的,是它自己在愛在恨、在戀在怨——一切與“我”無關。我們對意識表層的掌控力是微乎其微的,至於潛意識,則似乎完全超乎我們的掌握或瞭解,其中充滿了各種我們可能不認同或未覺察到的力量。
古代的智者及現代的心理學研究都發現,從廣泛、全面的角度來看,心是由四種運作過程所組成的:認知,辨別,感受,習性反應。
認知,是心的接受部分,它是一種未辨別的覺察或認知作用。它只將身心上發生的任何現象,接收到的任何信息予以接受,並記錄下來,但並不加以辨別命名,或做價值判斷。
辨別,是把前面認知到的東西予以分辨、命名、歸類、整理,並作出正面或負面的價值判斷。
感受,事實上,每當接收到任何信息,感受會立刻生起。它是一個訊號,表示某件事正在發生。如果不對信息加以評價,感受就會保持中性,不好也不壞;如果對輸入的信息作出價值判斷,感受就會隨之變得或快樂或痛苦。
習性反應,我們上面已經說過了,就是最後的結果了。
當我們的眼睛、鼻子、耳朵、眼睛、舌頭、身體、意識等感官接觸到任何物質的瞬間,認知——辨別——感受——習性反應這四種心理運作過程就如電閃雷鳴般迅速發生。並且在接下來的每一瞬間,這四個過程都一再重複,因爲只要活着,我們就會不停地感受到來自外界的刺激。
然而,這整個過程發生得如此迅速,以至於我們根本無法覺察到這些正在發生的事,更別說將這四個過程分辨出來了。只有當某種特定的習性反應一再重複地發生了好一段時間,形成明顯、強烈的心態(情緒)時,我們才能在意識的層面上覺察到它。
爲了便於理解,我們可以將自己比作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我們或許可以像海子當年那樣,給每一條河取一個溫暖的名字,但事實上,它只是不斷流動的水,從未在河道中作任何停留。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就曾把所有存在的東西比作一條河,聲稱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因爲當人第二次進入這條河時,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來的水流在流淌。他將自己這種運動變化的思想概括爲:“一切皆流,無物常住。”
我們的生命之河也是一樣,每一瞬間都有新的東西在我們體內、心中生起,它是過去的產物;而在下一刻,它又被另一個新的東西所取代。這些事件的連續是如此迅速無間斷,以至於我們很難加以分辨。
對於整個過程中的某個片段,我們不能說:現在這個片段和之前的那個是完全相同的。但也不能說:它們是完全不同的。一切只是這樣無常地流動着,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因此,我們並不是已經成形的、永恆不變的實體,而只是時時刻刻不停流動的過程。沒有真正不變的“我”,只有不斷流動、不斷消失又形成的過程。
當然,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必須跟他人相處,並把彼此視爲不變的、既定的實體,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須的。你昨天借了朋友一千塊錢,今天他來向你要,你不能說:我已經不是昨天的我了,你向昨天的那個我要去吧,是他借的!這樣就成不可理喻的瘋子了。你也不能說:現在的黃河已經不是所謂的“黃河”了。雖然現在的黃河基本快變成黃水溝了,但它仍然是那個“黃河”,這麼說主要是爲了便於生活、便於交流。
雖然外在的真實是一種真實,但也只是表面的真實。就更深的層面來說,真正的真實是:整個世界、整個宇宙,都處在一種持續的變化狀態之中,不斷地生起又滅去。
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思想、意識、心理運作也是一樣,都是瞬息萬變、無物常留的——這就是我們每個人念念不忘的“我”。如果我們不只是從文字、從理性上認知到這個事實,而是通過觀察自己的身心變化,直接體驗、正確瞭解到這個事實,或許,我們就能祛除生命當中所有的痛苦,達到一種終極的快樂之境。
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關鍵是如何讓它發光。能不能點燃隱藏在我們內心的,探索自我的火焰,就只能靠每個人自己了!
2.人生的承擔與超越
我們常常說到“自由”這個詞,對於不同的事物來說,它的含義也有很大差異。對於動物來說,能夠有得吃、有得睡,這就是自由了。人呢,當然也需要這種身體上的自由,要衣食無憂,不用爲了活着而整天奔波勞碌。但大部分人連這個理想都很難實現,所謂“長恨此身非我有,問何時忘卻營營”,要爲了生計去忙活。
在有了身體的自由之後,人往往又希望獲得精神上的自由,要有言論自由、出版自由、新聞自由、網絡自由,要有話語權、知情權,不能整天被人忽悠。這就是更高的要求了,在中國來說,一般只有生活在城市當中的人才有這個需求;對於樸實、辛勤的農民來說,能夠有飯吃、有炕睡、有家待就夠了。